• 2007年第22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首届试验仿真与数据挖掘测试与分析会议(624)
    • 离心甩油折流环形燃烧室的性能试验

      2007, 22(9):1401-1404.

      摘要 (1539) HTML (0) PDF 1.14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离心甩油折流燃烧室为研究对象, 采用试验的方法, 在不同的甩油盘转速下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燃烧室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 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系数(OTDF)小于0.3, 燃烧室的燃烧效率η在0.99以上, 燃烧室的贫油熄火边界较窄.该研究结果为折流燃烧室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微通道气体单相流动特性的数值分析

      2007, 22(9):1405-1411.

      摘要 (1231) HTML (0) PDF 751.42 K (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通道是各种微系统结构中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考虑了可压缩与粘性加热的影响, 针对氮气在3种不同尺寸的微通道(水力直径范围:30~3 000μm)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分别就不同尺寸、不同雷诺数(Re)下压力降、摩擦因子和摩擦常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着重考察了长径比、入口段出口段影响、可压缩性影响及粘性加热影响.计算分析揭示出转捩雷诺数提前, 在300μm管道转捩雷诺数提前到1 200附近.

    • 突片射流冲击冷却换热特性的实验

      2007, 22(9):1412-1416.

      摘要 (1452) HTML (0) PDF 1.24 M (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涡激励突片的单排圆形射流冲击冷却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对突片堵塞比、突片形状和突片安装角度对冲击换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揭示了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 突片的几何形状及安装角对射流冲击换热有较显著的影响, 并根据其影响规律, 对突片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冲击+逆向对流+气膜冷却传热特性的研究

      2007, 22(9):1417-1422.

      摘要 (1472) HTML (0) PDF 1.72 M (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火焰筒壁面冲击+逆向对流+气膜复合冷却方式的传热特性, 设计了6种不同几何结构的实验件, 搭建了实验台, 采用红外热像仪对其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增大而增大;在气膜出口与冲击位置之间, 气膜冷却效率沿主流方向不断增加, 在相同的冷却壁面处, 冷却效率随冲击位置距气膜出口的增加而减小;越过冲击位置, 冷却效率随壁面位置的增加而减小.在冷却壁面的任一位置, 冷却效果随冲击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 用FTIR光谱仪测量排气系统中红外光谱辐射强度的方法

      2007, 22(9):1423-1429.

      摘要 (1683) HTML (0) PDF 2.26 M (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讨论了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测量排气系统中红外光谱辐射强度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设计了一套简易有效的测量方法.用此方法测量了黑体和热喷流的光谱辐射强度.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得排气系统的中红外光谱辐射强度, 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 密度差和速度比对单排孔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2007, 22(9):1430-1434.

      摘要 (1511) HTML (0) PDF 844.17 K (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传热传质类比的方法研究主射流密度差和速度比对单排孔平板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密度比为1时射流为空气, 密度比为1.5和2.0射流为异质气体, 射流与主流的夹角为35°, 孔间距为3倍的气膜孔直径.结果表明:当速度比较小时, 射流在被保护壁面上的铺展由扩散控制;当速度比较大时, 铺展由对流控制.在较低速度比条件下, 随着吹风比的增大, 横向和纵向的铺展都增加, 有效保护范围面积增加;高速度比条件下, 射流的再附点随着动量比的增大而更向下游.

    • 二元喷管流体矢量控制方案数值研究

      2007, 22(9):1435-1438.

      摘要 (1527) HTML (0) PDF 550.42 K (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基于雷诺平均的三维N-S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对两种流体注入方式下的某型二元收敛-扩散喷管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激波诱导和喉道倾斜矢量控制方案下, 扩散段射流位置对喷管矢量效率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 射流位置越靠近喷口, 喷管获得的矢量角越大.相同射流流量在同一位置注入时, 由于喉道倾斜方案下的喷管主流可以实现亚声速偏转, 所以其总压损失较激波诱导方案要小.

    •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喷油环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2007, 22(9):1439-1443.

      摘要 (1679) HTML (0) PDF 569.01 K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所研究喷油环的结构特点, 采用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和疏密结合的网格划分方法, 生成喷油环网格计算模型, 对喷油环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单个喷嘴内部流场特性以及喷油环的出口流量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喷油环流量分布特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叶轮机械
    • Numerical study of a 3.5-stage axial compressor at on-and off-design conditions

      2007, 22(9):1444-1454.

      摘要 (1352) HTML (0) PDF 1.53 M (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Numerical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on a 3.5-stage axial compressor,on which numerous experimental projects were carried out at the Institute during the last years and an experimental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In the current study five on-and off-design operating points are simulated using a RANS solver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men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mpressor performance can be qualitatively predicted by the mixing-plane method.Better agreement is obtained for the on-design operating point.However,as the flow unsteadiness is insufficiently considered,the numerical method produces end-wall low-speed flow layers accumulated with the flow passing through the passage,which is in no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otor rows receive less work and this difference from the measurement increases with the rotational speed.In contrast,the stator rows increase the pressure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 measurement.In the simulation the flow in the last stator row tends more to separate on the pressure side of the blade.For the operating points close to the surge line,the predicted separation is more intense than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But for the operating points close to the choke,the separation is suppressed.

    • Identification of vortices in a transonic compressor flow and the stall process

      2007, 22(9):1455-1460.

      摘要 (1135) HTML (0) PDF 1.08 M (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A novel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flow field is used for the study of the stall process of a transonic compressor.The parameter η4,which is one of the five invariants formed by the stain rate and vorticity tensors from the theory of modern rational mechanics,is found to have good ability to identify vortex stretching and vortex relaxation/breakdown processes,is introduced here to identify the tip leakage vortices.Compare with former generally used DPH(dynamic pressure head) contour,the new method reveals much more flow details which may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ressor behaviors.The Vortices details are revealed in both peak efficiency and near stall condition.A possible stall process is also suggested based on the vortices analysis.The tip leakage flow from mid-chord,besides leading edge leakage flow,is also consider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all process.

    • 轴流压气机过失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2007, 22(9):1461-1467.

      摘要 (1545) HTML (0) PDF 687.78 K (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Greitzer的B参数和节流γ参数对轴流压气机过失速行为的影响, 使用分叉分析方法, 研究了压缩系统中过失速所对应的静态分叉行为.由此, 划分了γ-β分叉参数空间中, 轴流压缩系统稳定和不稳定流动的区域分布图.结果表明, 非线性动力学的分叉分析方法, 可以准确的捕捉到轴流压缩系统中典型的过失速流动行为, 同时可以简便的分析分叉参数作用下平衡点稳定性的变化情况.

    • 跨声压气机动静干涉效应的数值研究

      2007, 22(9):1468-1474.

      摘要 (1494) HTML (0) PDF 1.39 M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数值方法对一轴流跨声压气机在设计点的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模拟, 对级内动静干涉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了尾迹和位势作用等对动静叶表面气动负荷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压气机中, 上游动叶的尾迹等对静叶通道内部流动, 叶片表面静压的波动, 以及边界层流动损失的发生、发展和输运产生明显的影响, 需要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 机匣处理的非定常数值分析

      2007, 22(9):1475-1480.

      摘要 (1424) HTML (0) PDF 1.28 M (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非定常计算方法对轴流式压气机中机匣处理的扩稳效果进行了研究.进行了某型风扇斜缝带背腔式机匣处理在单转子和单级环境下及Rotor37轴向缝式机匣处理的数值计算, 分析了下游静子的存在对机匣处理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够模拟出机匣处理的非定常作用, 并且只有当危险截面位于叶尖附近时, 机匣处理才有扩稳的能力.发现单转子环境下的计算不能准确地表现出机匣处理的真实作用, 下游静子的存在会导致上游转子危险截面位置的改变.

    • 跨声速多级轴流压气机非设计性能预测

      2007, 22(9):1481-1486.

      摘要 (1541) HTML (0) PDF 878.03 K (4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的新型损失和落后角模型, 并进行了3-D的修正, 运用改进的流线曲率法对某两级跨声速轴流压气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设计点和非设计点的特性曲线.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比较, 验证了本模型和方法在设计点和非设计点均具较高的精度, 可用于工程计算.

    • 一种新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方法的数值研究

      2007, 22(9):1487-1491.

      摘要 (1594) HTML (0) PDF 790.90 K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叶栅内部二次流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应用正弦函数和多项式函数建立了一种叶栅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方法.采用三维时均可压缩N-S方程组求解技术, 数值研究了采用所建立的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方法设计的跨音速直列叶栅的流动特性, 分析讨论了建立的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方法的效果及其对叶栅流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轴对称端壁可以有效地抑制和延迟叶栅通道中二次流涡系的发展, 沿整个叶栅流道内总压系数明显降低, 成型过程中幅值控制函数中最大幅值约占7.5%叶高为宜, 叶栅出口位置处总压损失降低了约5.6%.

    • >气动热力学与总体设计
    • PSE方法在后部加载叶栅绕流稳定性分析及转捩预测中的应用

      2007, 22(9):1492-1498.

      摘要 (1578) HTML (0) PDF 1.00 M (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数值求解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后加载叶栅绕流的稳定性并预测转捩.推导出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三维扰动波的抛物化稳定性方程, 在风洞实验中测量叶栅叶片表面的静压分布, 并结合测量结果对设计叶栅的流动稳定性进行特征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后加载叶型能有效推迟转捩, 提高叶栅的变冲角特性;(2)当冲角变化时叶顶流动稳定性的变化最显著, 负冲角流动稳定, 正冲角流动最不稳定.

    •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透平叶栅变工况设计方法

      2007, 22(9):1499-1504.

      摘要 (1453) HTML (0) PDF 503.08 K (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变工况设计思想引入到透平叶栅气动优化设计领域, 以能量法为基础, 提出了二维叶栅型线光顺方法和叶栅自动设计参数化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并行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和CFD技术, 发展了叶栅变工况自动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对一个透平叶栅选择一亚声速工况和一跨声速工况进行了变工况自动气动优化设计研究.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一次性获得适用于不同工况范围的多个气动性能优良的叶栅, 具有优秀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用价值.

    • 周期性扰动对平板湍流边界层统计性质的影响

      2007, 22(9):1505-1511.

      摘要 (1499) HTML (0) PDF 1.32 M (4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IFA300热线风速仪和X形二分量热线探针精细测量了平板湍流边界层在施加不同频率的周期性吹吸扰动前后不同法向位置的瞬时流向、法向速度分量的时间序列信号.在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固壁表面沿展向切割一条5 mm宽的窄缝, 在平板底部用扬声器从壁面向平板湍流边界层内施加不同频率的周期性吹吸扰动, 研究不同频率的周期性扰动在平板湍流边界层内发展演化的规律及对平板湍流边界层统计性质的影响.

    • 三维超声速混合层内标量混合的大涡模拟

      2007, 22(9):1512-1517.

      摘要 (1540) HTML (0) PDF 774.05 K (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三维对流马赫数0.62的超声速混合层流动的标量混合进行大涡模拟, 控制方程对流项采用五阶精度的WENO格式求解, 小尺度涡的作用采用一方程LDKM亚格子模型处理, 过滤后的组分方程中的亚格子组分对流通量采用梯度扩散模化.模拟得到了混合层流场大尺度拟序结构以及标量场的演化过程, 研究表明标量混合过程受混合层内涡系演化所控制, 标量场具有明显的三维特征.模拟得到的速度、组分及其脉动的统计时均结果和实验结果相符较好.

    • 叶栅二次流旋涡结构与损失分析

      2007, 22(9):1518-1525.

      摘要 (1531) HTML (0) PDF 2.17 M (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三维粘性程序对某型动力涡轮的第一级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捕捉到了该涡轮级叶栅的内部流的流动细节, 展示了涡轮叶栅端壁和型面流动及叶栅通道内的三维流动结构.通过对叶栅中的二次流现象和流动损失机理的分析, 揭示了该涡轮级叶栅通道内二次流旋涡结构(马蹄涡、通道涡、壁角涡、尾迹涡、泄漏涡等)的演变过程, 以及旋涡结构对损失分布的影响.

    • >大飞机动力
    • DZ125带小孔构件低循环/保载疲劳试验与分析

      2007, 22(9):1526-1531.

      摘要 (1481) HTML (0) PDF 703.96 K (4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行了定向结晶合金DZ125带小孔构件在高温下的低循环/保载疲劳试验.此构件试验用来部分模拟航空发动机气膜冷却的空心涡轮转子叶片, 试验方案根据空心涡轮转子叶片的几何特征和所承受的温度及载荷状况来设计.介绍了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分析, 包括寿命分析、试验裂纹扩展规律分析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小孔应力集中和保载是构件破坏的主要原因, 孔边电火花加工特征对裂纹萌生起到决定性影响.

    • 不完全概率信息的压杆稳定可靠性鲁棒设计

      2007, 22(9):1532-1536.

      摘要 (1474) HTML (0) PDF 346.43 K (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可靠性设计理论和鲁棒设计方法相结合, 讨论了不完全概率信息的压杆稳定可靠性鲁棒设计问题, 提出了稳定可靠性鲁棒设计的计算方法.把可靠性灵敏度溶入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之中, 将稳定可靠性鲁棒设计归结为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基本随机参数的前四阶矩已知的情况下, 通过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不完全概率信息的压杆稳定可靠性鲁棒设计, 迅速准确地得到不完全概率信息的压杆稳定可靠性鲁棒设计信息.

    • 气体动压轴承-转子动力系统稳定性及分岔

      2007, 22(9):1537-1543.

      摘要 (1636) HTML (0) PDF 984.45 K (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研究了普通圆柱型径向气体动压轴承支承的转子动力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和分岔.建立了气体动压轴承-Jeffcott转子系统的力学模型, 并采用有限元方法逼近非定常气体雷诺方程, 得到任意时刻的气膜力;数值模拟该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长期行为, 得到了轴颈中心的运动轨迹;并采用轨迹图、相图、分岔图以及功率谱等, 研究了系统的非线性行为以及不平衡响应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气体轴承中存在的气膜涡动问题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

    • 损伤力学方法在材料低周疲劳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2007, 22(9):1544-1549.

      摘要 (1569) HTML (0) PDF 646.31 K (4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察了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弹性模量和应力随循环次数的变化.研究表明:可以用弹性模量和应力的变化来反映材料的低周疲劳损伤过程.对没有明显循环稳定阶段并表现为循环软化响应行为的材料, 不适合用应力的变化来定量的反映材料低周疲劳的损伤过程.用弹性模量随循环次数的演化关系得到了不同应变水平下材料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 并用三参数幂函数方程对应变与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进行了拟合处理, 得到了应变与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方程.

    • 无螺栓后挡板与叶片接触压力的分析

      2007, 22(9):1550-1553.

      摘要 (1542) HTML (0) PDF 505.40 K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有限元分析平台为基础, 寻求了涡轮和无螺栓挡板之间的过盈量与涡轮转速、无螺栓后挡板前后气体压力差、叶片对无螺栓挡板压力三者的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上述变化规律的方程, 通过涡轮与无螺栓挡板之间的变形协调关系, 归纳出转速、无螺栓后挡板前后气体压力差和无螺栓挡板能提供的压力这三者关系方程.

    • >火箭发动机
    • 用于概念设计的离心泵叶轮多目标优化

      2007, 22(9):1554-1559.

      摘要 (1486) HTML (0) PDF 1.53 M (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两种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氧化剂泵叶轮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在优化过程中, 以泵的扬程、效率和泵质量为优化目标, 对叶轮的主要几何参数进行优化.用NCGA(Neighborhood Culti-vation Genetic Algorithm)方法得到优化问题的Pareto前沿;用超传递近似法得到分目标的最佳权值, 进而采用评价函数法求出优化问题的最佳设计值.并分析了主要结构参数对泵性能参数的影响.

    • 磁悬浮助推发射气动力分析及风洞试验

      2007, 22(9):1560-1564.

      摘要 (1538) HTML (0) PDF 575.58 K (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磁悬浮助推发射装置的空气动力特征, 提出了其气动外形设计的合理原则.分析了磁悬浮橇体和支撑分离机构的气动外形方案, 并确定了优化的气动外形设计参数值.考虑地面效应模拟的同时, 在FD-06风洞中进行了缩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升阻力系数随着马赫数或运载器迎角的增大而增大, 装置有上仰的趋势, 迎角为0°时, 阻力系数较小, 各系数的变化也较小.

    • 温度载荷下装药内外径比和长径比对结构完整性影响的规律研究

      2007, 22(9):1565-1568.

      摘要 (1590) HTML (0) PDF 1.01 M (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中通常将药柱的外径与内径之比定义为m数(m=R/r)为研究装药设计参数m数和药柱长径比在温度载荷下对装药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采用基于Total Lagrangian方法的热粘弹性大变形增量本构关系, 通过选取9种m数以及8种药柱长径比, 共72个计算模型, 对装药结构完整性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温度载荷下药柱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应变值受药柱m数以及长径比共同影响.并得出当长径比大于3时, 药柱最大等效应力、应变值主要取决于m数的结论.

    • 气体二次喷射推力矢量控制的响应面优化设计

      2007, 22(9):1569-1572.

      摘要 (1475) HTML (0) PDF 284.37 K (4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基于部分正交多项式的响应面法结合数值模拟试验对某实验发动机气体二次喷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法可以减少为得到近似函数式而对主/次流干扰流场进行计算的次数, 节省计算时间, 能方便地对气体二次喷射系统各个参数进行优化与分析.

    • >自动控制
    • 基于变旋翼转速的涡轴发动机优化控制

      2007, 22(9):1573-1577.

      摘要 (1739) HTML (0) PDF 707.41 K (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涡轴发动机/旋翼一体化优化控制问题, 分析了直升机旋翼需用功率与涡轴发动机工况的关系, 旋翼转速、旋翼总距、纵向周期变距及横向周期变距对旋翼需用功率的影响.以最小旋翼需用功率为目标函数, 用线性规划算法进行发动机/旋翼性能寻优.进行了巡航状态下变旋翼转速的涡轴发动机优化的数字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表明在巡航状态应用变旋翼转速的涡轴发动机优化, 可以降低油耗1.5%~5.5%, 同时降低涡轮温度4.4~16℃,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的轮盘优化

      2007, 22(9):1578-1582.

      摘要 (1590) HTML (0) PDF 1.64 M (4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粒子群算法(PSO)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 构建了一种新型智能结构优化算法.PSO方法除用于结构优化外, 还被用于BP神经网络的构造及网络训练, 使之可自适应调整优化.结构优化中, 以BP神经网络取代有限元方法, 通过设计变量来映射目标函数和约束, 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将此方法用于轮盘结构优化, 使得轮盘体积减少了17.5%, 结果通过检验.该方法便捷、高效, 为解决工程结构优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 基于LMI对角占优补偿的航空发动机QFT控制

      2007, 22(9):1583-1587.

      摘要 (1855) HTML (0) PDF 594.04 K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数学模型的不确定性,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定量反馈理论(QFT)的航空发动机鲁棒控制器的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把频域对角占优预补偿器的设计问题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方法相结合, 实现了对不确定控制对象的解耦, 引入定量反馈理论进行鲁棒控制器设计.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控制效果良好, 并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航空发动机PID控制参数寻优

      2007, 22(9):1588-1592.

      摘要 (1489) HTML (0) PDF 1.25 M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某型航空发动机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参数整定与优化问题, 提出了一种全局最优且与初值无关的优化算法.算法采用与单纯形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 结合了遗传算法良好的全局收敛性和单纯形算法的优秀的局部搜索能力, 提高了搜索速度与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与稳定性.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航空动力学报》
  • 1986年创刊
  • 主办单位:
    中国航空学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联系方式: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南三街9号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
  • 邮编:102206
  • 电话:010-61716749
  • 电子邮箱:JAP@buaa.edu.cn
  • 网址:
    http://www.jasp.com.cn
  •  
  • 刊号:
    1000-8055
  • CN11-2297/V
    公开发行
  • 国内定价:60元/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文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