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1年  第6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叶栅相似变换准则的实验研究
朱年国, 徐力平, 陈矛章
1991, 6(3): 193-198,281.
摘要:
本文叙述为验证叶栅相似变换准则所进行的低速风洞实验研究,对应NACA6 5 (12)10和DCA叶栅的高速试验,分别测量了其低速相似叶栅的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本文从相对差别这一角度验证了文献 [1]中所推得的相似变换准则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际的低速叶栅和高速叶栅具有同无粘设计所得到的同一量级的相似精度,因而只需提高设计相似精度便可提高实际模型的相似精度。
三维扩压叶栅通道涡数值模拟
冯国泰, 苏杰先, 于光, 焦德勇
1991, 6(3): 199-202,28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三维扩压叶栅通道涡的一种简单数值模拟方法,对椭圆方程采用抛物化处理后进行计算,简单、省机时省存贮。文中采用这种方法对一种近似扩压叶栅的特殊扩压管道进行了计算,旨在定性分析扩压叶栅的通道涡。叶栅通道涡由四部分组成,在直列静叶栅中吸力面根、顶部工作情况恶劣,对环形静叶栅通道吸力面根部情况最不好,因此改善静叶栅通道流动状况应主要解决吸力面根部的流动,而采用弯叶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串列叶片的应用研究
苗厚武, 高金满, 郭捷
1991, 6(3): 203-206,281.
摘要:
在平面叶栅、多级压气机和全台发动机三种试验器上进行了单列、串列叶片的性能对比试验。说明,串列叶片具有较低的损失和较宽的工作范围。文中给出串列叶片参数选择、设计考虑及主要对比试验结果,供串列叶片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参考。
一种设计亚音速叶型的解析方法
刘波
1991, 6(3): 207-210,282.
摘要:
本文在近似于势、流函数的正交面上采用解析方法进行亚音速叶型设计。将改写后的无旋条件与连续方程联立求解,可在计算面上将叶型设计问题用标准拉普拉斯方程来表示。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在流场计算中用解析解取代数值迭代计算过程,求解简便,节省计算机时,并为从理论上分析各种不同叶型的设计特性提供了便利条件。文中提供的算例表明,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叶栅三维流场的实验研究
冀春俊, 朱柱国, 刘前智, 周新海
1991, 6(3): 211-215,282.
摘要:
本文通过流动显示和详细测量,研究了叶栅中的三维流动。在平面叶栅风洞中,对非平直端壁的大弯度压气机叶栅所完成的测量,包括沿叶高的叶型表面上气流参数分布和叶栅通道中的整个流场。为了进行对比和详细研究端壁效应,还对二维叶栅完成了同样的测量内容。对所观察到的复杂流动现象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还与叶栅全三维无粘流计算进行了对比。本文所获得的完整的三维流场实验数据,为建立叶栅流动模型,研究小展弦比叶栅中气流展向掺混的机理,以及为检验全三维流动计算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小尺寸双级跨音轴流压气机试验研究
李良明
1991, 6(3): 216-218,286.
摘要:
本文叙述了一台叶尖速度436m/s的小尺寸双级跨音速轴流式压气机性能。在机械调试达到设计转速45000r/min后,进行了性能试验,主要性能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设计值。本文讨论了径向轴向间隙,探针堵塞,级间配合和一些测试技术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叶栅端壁附面层及叶片力亏损的数值研究
吴虎, 刘松龄, 陈辅群
1991, 6(3): 219-221,286.
摘要:
本文对轴流压气机叶栅端壁附面层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理论和实验提出一种将叶片力亏损与端壁附面层主流和横流发展相关联的新的叶片力亏损模型。对三种不同叶栅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力亏损模型和端壁附面层计算方法所预测的端壁附面层发展,尤其是叶片力亏损的发展与实验值的一致性较好,表明本文模型通用性、实用性强。
复杂区域内粘性流动的数值计算
史峰, 徐忠, 苗永淼
1991, 6(3): 222-224,288.
摘要:
本文应用原始变量法(SIMPLEC)计算了复杂区域内的不可压和可压缩流动问题。计算时,仍使用交错网格,但在求解动量方程时采用协变分量做为原始变量,有效地消除了在任意非正交坐标系下压力和笛卡尔速度分量不耦合而产生的压力波动。在压力修正方程中考虑了密度的影响并构造出一种密度的迎风格式,保证了计算的稳定与收敛,使之预示马赫数变化范围较大的流动成为可能。对由NACA65(12A10)10构成的平面叶栅、由NGTE10C4/30C50构成的平面叶栅的不可压缩流动和平面超声速缩放喷管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准确性,能够适用于从亚音速到超音速的流动场合,有一定实用价值。
k组合数通连α、β变比热解
崔济亚
1991, 6(3): 225-226,288.
摘要:
文献[1]导出了以比热比k表示的变比热气动函数式,并根据焓值拟合式给出了解析解。文献[2]用以求解内外函混合。文献[3]给出以三个系数图解曲线为基础的仍是以速度系数为自变量的变比热气动函数式。文献[4]开展了以两个系数为基础的以马赫数Ma为自变量的变比热气动函数式,并都给了算例。本文试图以几个k组合数!来通连、系数于变比热气动函数式及其解析解,使实际应用更为方便。
无定心弹簧刚性转子—SFDB系统非同步稳态响应的稳定性分析
张嘉欣, 薛中擎
1991, 6(3): 227-232,282-283.
摘要:
本文用谐波平衡法研究了无定心弹簧刚性转子—挤压油膜阻尼器轴承 (SFDB)系统的稳态响应和稳定性,其中通过二个耦合的二阶微分方程来近似模拟运动,非线性油膜力作用处的非同步稳态响应通过运动微分方程的周期解求得。本文建立了油膜力的等效线性化模型。提出了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导出的等效动力特性系数建立了稳定性分析的判据,证明满足此判据的稳态响应是稳定的。
旋转态离心叶轮的动力分析
张锦, 陈向均, 王文亮
1991, 6(3): 233-238,283.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旋转态离心叶轮的动力分析。对叶轮的重复扇形区作多部件的分划,研究其结构的模化并应用Benfield模态代入法和群论变换,分析叶轮非旋转与旋转态的固有特性。在旋转态分析中,将子结构联立迭代法扩展用于多子结构分划的结构中。考虑其几何非线性,求出在离心力场中结构的动平衡位置和应力。
结构陶瓷高温蠕变参数最优估计
杨晓光, 丁俊, 熊昌炳
1991, 6(3): 239-243,283-284.
摘要:
本文在原有弯曲蠕变变形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普遍可行的不对称弯曲梁蠕变应力分析数值方法。并应用最优化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稳态蠕变参数估计方法。
螺旋桨—减速器—发动机耦合系统振动固有特性的计算
顾仲权, 王远达
1991, 6(3): 244-248,284.
摘要:
本文研究考虑桨叶挥午和摆振弯曲、桨角变化以及扭转与纵向振动耦合的螺旋桨—减速器—发动机系统固有特性计算问题。
传递矩阵法特征值问题解法改进
李彦
1991, 6(3): 249-250,286-287.
摘要:
传递矩阵法实特征值方程的形式为:D(Ω)=0(1)式中D(Ω)是随Ω而变化的N阶特征行列式。
二维变厚板的J积分分析
洪其麟, 王革
1991, 6(3): 251-253,287.
摘要:
本文将J.R.Rice提出的J积分公式扩充应用到二维变厚板。本文把变厚度的影响以修正项形式引入J积分公式,从而推导出二维变厚板的J积分扩充表达式。
双轴涡喷发动机的实时数字模拟
刘尚明, 王雪瑜, 朱行健
1991, 6(3): 254-258,286.
摘要:
本文采用单一微型计算机 (IBMPC/ 2.86 + 80 2 87协处理器 )对某型双轴加力式涡喷发动机进行实时模拟研究。经过对发动机部件特性的适当特殊处理以及应用诸如 80 2 86宏汇编和80 2 87浮点运算并行处理等软件设计技巧,很好地解决了实时数字模拟时的计算精度与计算速度之间的矛盾。
一种引燃式组合火焰稳定器
程秋芳
1991, 6(3): 259-262,284.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涡轮风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引燃式组合火焰稳定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带波纹槽的吸入式主稳定器和辐射状带吸入孔的径向稳定器构成了这种引燃式组合稳定器。二元和两股流缩尺水流模拟试验显示了这种稳定器后方的气流结构,说明它能起引燃作用,并使内涵火焰强有力地支援外涵火焰。
燃烧室流体损失的试验研究
顾铭企
1991, 6(3): 263-266,284.
摘要:
本文研究了燃烧室扩压器、涡流器、火焰筒各元件以及燃烧加热等流阻的计算方法。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整理出流阻的计算方法和流阻系数经验公式,可供今后燃烧室方案设计和燃烧室方案调试比较使用。研究的模型有 4种扩压器 (等压力梯度型面扩压器和突扩扩压器 );10种涡流器 (弯叶片和直叶片式涡流器,径向涡流器,小孔进气头部装置 );7种火焰筒 (环管燃烧室,环形燃烧室 );以及 7块进口流场畸变模拟板等。
氢燃料超音速燃烧室实验研究
刘陵, 张榛, 唐明, 刘敬华, 杨丽新, 王兴甫
1991, 6(3): 267-270,285.
摘要:
本文介绍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实验研究,模型燃烧室呈突扩台阶和扩张形,用电弧加热空气。燃烧室入口Ma =2 1,总温 12 0 0K,总压 7× 105Pa。
氢在超音速气流中的燃烧过程
杨爱国, 刘陵, 王宏基
1991, 6(3): 271-272,287.
摘要:
氢燃料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简称超燃冲压)为主体的吸气式组合动力装置,已被证明是空天飞机推进器的最佳方案[1]。因而研究氢在超音速气流中的燃烧过程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外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有关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2、3],但大多数的研究停留在氢处于静止与等压状态下的反应过程。在超燃燃烧室中的实际燃烧过程,由于不同的燃烧室进口气流状态,大体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扩散型燃烧、扩散动力型燃烧、动力型燃烧。
双扰流器喷雾装置雾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陈鸿, 金如山
1991, 6(3): 273-274,287.
摘要:
采用BK-1发动机燃烧室的离心式起动喷嘴作为中心喷嘴,油压差392kPa时,流量2 2g/s,再加上两只径向进气扰流器及导流环,构成双径向扰流器混合杯式喷雾装置。
求半透明材料导热系数的复合换热反问题
谈和平, 余其铮, 米歇尔·拉勒芒
1991, 6(3): 275-278,285.
摘要:
在激光脉冲法测不透明材料导热系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已知半透明材料辐射特性,求其导热系数的复合换热反问题方法。
供气管孔流量系数的实验和计算研究
吴丁毅, 许都纯, 刘松龄, 邓劲松
1991, 6(3): 279-280,288.
摘要:
由于供气管外气流速度较低,流过冲击孔的气流主要受管内气流轴向流动的影响。因此本实验仅研究管内有横向流动时单孔的流量系数和多孔管内轴向静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