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7年  第2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研究论文
气动声学相似理论与试验研究
顾大伟, 钟芳源
1987, 2(4): 289-294,367.
摘要:
本文研究了气动声学的一般性相似原理,为气动声学的模型实验研究方法建立理论基础。由此得到了四个关于气动声场相似的相似准则数,导出了适合于流动分析的相似条件。对非定常流动中所产生的脉动力谱进行的相似分析,证实当气动力学完全相似时,以Strouhal数作为无量纲频率参数的脉动力谱函数也完全相似,此时,在几何相似点上测得的声谱在以St数作为频率坐标的频谱图上完全相同。风扇噪声的试验证实了气动声学的相似律。
桨扇气动设计问题
刘导治
1987, 2(4): 295-298,367.
摘要:
本文综述了桨扇气动计算方法的发展,讨论了桨扇的气动设计过程和超临界叶型设计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桨扇应注意之点。
桨扇的气动弹性力学和气动声学
孙晓峰, 胡宗安
1987, 2(4): 299-302,368.
摘要:
在桨扇技术发展过程中,桨扇的气动弹性力学与气动声学是主要技术关键中的两个很受重视的问题。本文对于上述二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处理方法及己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阐述,对于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桨扇发动机性能预测
唐狄毅, 刘育敏
1987, 2(4): 303-306,368.
摘要:
在飞机的方案论证阶段以及尔后飞机与发动机的性能匹配过程中都需要知道桨扇发动机的性能。本文主要讨论桨扇发动机性能的预测方法,并给出计算得到的飞行特性和转速特性。 一、设计点的选取 1.桨扇发动机设计点 起飞和巡航是运输机的主要飞行任务。发动机的尺寸主要也是根据这两个飞行任务选取。以往,涡扇发动机是将海平面上的起飞条件作为设计点,只要起飞推力够了,巡航推力一定满足。但桨扇发动机由于函道比较大(>50),推力随马赫数下降很快,一般选10000米高度上的巡航马赫数作为设计点。
桨扇设计中的气动和声学优化
朱年国, 陈矛章
1987, 2(4): 307-311,368-369.
摘要:
本文从现代先进桨扇设计的特点出发,评述了应用于螺桨风扇气动,声学设计和优化中的各种方法。从优化的观点出发,对桨扇设计参数的选择原则和参数选择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述,从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着重强调了优化方法在桨扇设计中应用的前景和通过优化可能产生的性能改进。
燃气轮机弹性数学模型
朱行健, W.F.O'Brien
1987, 2(4): 312-316,369.
摘要:
本文根据燃气轮机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从已有部件的试验特性推导出具有不同设计参数的新设计部件的特性。将这种方法与燃气轮机数学模型相结合,构成设计参数可以变化的燃气轮机“弹性”数学模型。
气体燃料组分变化对SG2-6A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吴文东, 沙英普, 孙秀婵, 杨金生, 张亚南
1987, 2(4): 317-322,369.
摘要:
在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东方红炼油厂的燃气—蒸气联合循环装置中,用Spey MK—202燃气轮机的核心机作为燃气发生器、燃料使用炼油厂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于气。于气由H2(氢)、N2(氮)、C1(甲烷)、C2(乙烷、乙烯)、及少量的C3(丙烷、丙烯),C4(丁烷、丁烯)组成,其热值为8000Kcal/kg左右。spey发动机使用液体燃料,为掌握使用气体燃料改型燃烧室的性能,需做单管燃烧室的性能试验。
柔性转子-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中非协调涡动轨道的实验研究
祝长生, 冯心海
1987, 2(4): 323-327,369-370.
摘要: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在柔性转子——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中出现非协调涡动轨道的可能性及规律性;研究了系统参数(如油膜的径向间隙比、承载长度、不平衡量及定心弹簧刚度等)对非协调涡动轨道的影响以及非协调涡动轨道与转子振动之间的关系。
风机叶片的防颤设计与试验分析
宋兆泓, 孔瑞莲, 魏星禄, 王雨渭
1987, 2(4): 328-331,370.
摘要:
本文着重对内蒙牧民用的50瓦双叶风力发电叶片振动故障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研究。确认叶片出现强烈振动故障是流体诱发振动的颤振现象。为了排故,设计了两种排振防颤的新叶型,即FD-01型与FD-02型。其中对FD-01型叶片进行了野外车载试验,并采用7T17频谱分析仪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航机舰用燃气轮机推进系统的模型简化
倪维斗, 路四清
1987, 2(4): 332-335,370.
摘要:
木文结合航机改装的舰用燃气轮机系统,在较详细的高阶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模态分析和灵敏度分析,进而探讨了燃气轮机作为控制对象时反馈变量的选择和高阶模型的简化方法。这方法为这类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时数学模型的处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轴流透平级几何参数与叶片扭曲规律联合优化设计计算方法
邹滋祥, 袁丁, 李晓玲
1987, 2(4): 336-341,371.
摘要:
本文提供了轴流透平级几何参数与叶片扭曲规律联合优化的一种设计计算方法。首先对几何参数与叶片扭曲规律提出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其解法,然后把它们有机地结合,编成统一程序,并提供出算例。文中对损失模型及损失参加迭代的方法也进行了详细讨论。
双级配的氧化剂粒度对推进剂中铝燃烧的影响
李疏芬, 金乐骥
1987, 2(4): 342-347,371.
摘要: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从凝聚程度的大小和燃烧完全性两方面,证实了氧化剂AP粒度是影响推进剂中铝燃烧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支持了Cohen,N.S.提出的“口袋模型”。本文对双级配的AP粒度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提出在实际配方中较为合适的氧化剂级配比例范围。
旋流加力室火焰前锋的计算
谈浩元, 过宁群
1987, 2(4): 348-349,371-372.
摘要:
基本方程 1.微分方程 计算旋流加力室火焰前锋的位置,基于气泡理论。由于旋转力场,冷气流离心向外运动,迫使径向点燃的火焰微团向心运动。火焰微团的位置由轴向和径向速度来确定。假设这两个运动是独立的。
火焰稳定器滞留时间的测定
蒋雷勇, 张许南
1987, 2(4): 350-351,372.
摘要:
气团在回流区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对火焰稳定器机理的研究及稳定性能的估算有重要的意义。文献利用光电倍增管及交流放大器测定滞留时间,但计算麻烦,且易产生误差。文献虽谈到滞留时间的测定,但对具体装置都未说明。本文研制了一种测试装置,它能方便可靠地测定燃烧时气团在回流区内的滞留时间,也可用在冷态滞留时间的测定。
V型稳定器表面集油的研究
刘志刚, 王家骅, 李概奇
1987, 2(4): 352-354,372.
摘要:
在涡轮风扇的加力燃烧室里,一部分未完全蒸发的油珠因惯性撞落在稳定器表面上形成油膜,对燃烧室的性能产生影响。本文以新的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研究了这一现象。 一、试验方法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稳定器后缘有一V形档板,槽内铺有吸油材料。稳定器的安装端面焊有一空心钢管。当燃油撞击到稳定器壁面形成油膜后,由于惯性和气流剪切作用,油膜沿壁面运动,经收集档板全部流进槽内。当气流温度较高时,稳定器做成夹层,利用冷却水循环冷却壁面,使收集到的燃油不蒸发。
透平叶片中腔的强化冷却研究
张玉明, 顾维藻, 刘长春
1987, 2(4): 355-357,372.
摘要:
肋粗糙表面在透平叶片冷却中已有实际应用。为更有效地提高冷却效果,在叶片内腔壁面设置肋-槽型复合粗糙元是一种有力措施(见图1)。由于在肋间加了槽,从而加强了粗糙元对流体的连续性扰动,同时换热面积也有所增加。文献[1]以水和二甲苯为介质在肋-槽型复合粗糙环形通道中进行的换热和阻力试验表明:复合粗糙面的换热强度高于肋粗糙表面,而流动阻力增加较小。
涡轮叶片前腔流动模拟实验研究
康滢, 邱绪光, 关雷洋
1987, 2(4): 358-360,373.
摘要:
本文对某一典型涡轮叶片的模拟件(称503)进行了内部流动模拟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模拟件进行了某些结构上的改进(称503-Ⅰ及503-Ⅱ),从而使气膜孔流量分布的均匀性得到改善。实验目的是为了了解该叶片前腔内气流流动规律,探索气膜孔流量分布的调控技术,这对冷却空气量更有效的利用很有意义。为了突出内部流动结构本身对流动的影响,本实验暂不考虑叶片外流压力分布的影响,即实验中模拟件处于大气反压之下。
FFT试验技术在构件疲劳试验机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高景海, 李洪人, 傅佩琛
1987, 2(4): 361-363,373.
摘要:
在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研究中,因试件种类繁多,故要求所设计的试验机的电液伺服系统和加载承力机构必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良好的动态特性。但因各被试件差异甚大,动力机构又较为复杂,呈多自由度系统,往往给系统特性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系统设计中,搞清其动特性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采用了宽带激励与正弦扫频方法,运用FFT分析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较理想地获取了系统的整体与局部动态特性,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传感器对后支承机匣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
温卫东, 陈武杰, 田淑芳
1987, 2(4): 364-366,373.
摘要:
某发动机在工厂台架试车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发动机振动量,用速度计监测整机振动水平。由于工厂实际条件限制,需改用加速度计作为测振传感器。结果发现原合格发动机的振动量,却大大超过规范要求。 发动机的振动水平及其转子动力学特性与其支承系统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对支承系统动力特性的研究。
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Published quarterly by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Mr.WANGZHENHUA
1987, 2(4): 384-384.
摘要:
The 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is a leading publication of its kind in China devoted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erospace power.It provides a common medium through which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ers and designers can communicate results, review progress and identify requirements for further work in thi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