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25卷  第4期

首届试验仿真与数据挖掘测试与分析会议(624)
旋转状态下气膜偏转特性的实验
邓宏武, 马铭, 罗翔
2010, 25(4): 723-728.
摘要:
基于一个平板叶片模型对旋转状态下气膜冷却轨迹的偏转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一个主流径向压力梯度与冷气所受惯性力之比的无量纲数Φ来评价气膜的偏转规律,并通过实验手段验证了这一理论,得出了此无量纲数与气膜偏转角度的关系.实验利用热色液晶测温技术对叶片表面的二维温度场进行测量,并采用无线旋转拍照系统对旋转坐标系中的图像信号加以采集.实验结果表明气膜沿径向偏转角度随Φ增大而减小.
冲击+同向对流+气膜冷却效果的试验
杨卫华, 王梅娟, 丁有红, 张靖周
2010, 25(4): 729-734.
摘要:
为了研究火焰筒壁面冲击+同向对流+气膜复合冷却方式的冷却效果,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结构的试验件,采用红外热像仪对冷却壁温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增加而增大.沿冷却壁面,冷却效率呈波浪型分布.在气膜出口附近区域和冲击驻点区域冷却效率最高.在冲击驻点区域后,冷却效率的下降较为缓慢.冷却效率随冲击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燃油洗涤引射器充氮性能实验
刘小芳, 刘卫华, 钱国诚, 赵宏韬
2010, 25(4): 735-740.
摘要:
通过建立地面燃油洗涤模拟实验台,采用正交实验等手段来有效地减少实际实验次数,在此基础上,对燃油洗涤引射器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燃油洗涤引射器的面积比m、长径比L/D、喷嘴工作压力p是影响充氮性能的重要因素,但重要性主次有其相对性;得到一系列经验公式和优化值,且对按这些经验公式和优化值设计加工的燃油洗涤引射器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证实其既能喷出足够小的微细气泡,以提高燃油洗涤效率,又满足油箱上部气层空间氧体积分数要求.
涡轮叶片外换热计算程序对比研究
卿雄杰, 潘炳华, 曾军
2010, 25(4): 741-747.
摘要:
对两种涡轮叶片外换热计算程序STAN 5和S1ICH的数值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STAN5和S1ICH程序完成了VKI(Von Karman Institute)高压涡轮导叶和动叶叶栅的外传热系数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1ICH预估的转捩位置、外传热系数的精度较高,同时S1ICH具有适应性广,收敛性好,准备初始参数方便的特点,满足工程设计计算的要求.
环形燃烧室冷态流场数值模拟中的数学方法
蔡文祥, 赵坚行, 胡好生, 武晓松
2010, 25(4): 748-753.
摘要:
针对带双级径向旋流器环形燃烧室火焰筒,研究不同紊流模型(standardk-εmodel,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model和代数应力模型(algebraic stress model))及算法(SI MPLE(semi-i mplicit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PISO(pressure i mplicit split-operator))对复杂流场求解准确性及效率的影响.火焰筒三维贴体网格采用型线定点与偏微分方程相结合的方式生成,用壁面函数法处理近壁区域流动.计算结果表明,PISO算法提高求解效率;不同紊流模型预测结果均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其中代数应力模型最为准确,更适用于复杂流场的数值预测.
泵间管气液两相流压力波传播速度数值研究
陈二锋, 厉彦忠, 应媛媛
2010, 25(4): 754-760.
摘要:
采用ANSYS CFX热相变模型数值模拟了泵间管气氧和液氧的混合冷凝过程.并应用整体平均两流体模型建立了气液两相流压力波的色散方程,系统研究了泵间管两相压力波的传播速度特性.计算表明:泵间管气液两相波速随空泡份额的增加先减小而后在弹状流区域略微增大,且两相波速随扰动角频率增加而增大.增加液氧流量或降低进口气氧温度,气液的冷凝效果增强,沿管流的空泡份额减小,气液两相波速增大.
应用各向异性湍流模型对气膜冷却的数值研究
朱剑琴, 徐国强, 孙纪宁, 邓宏武
2010, 25(4): 761-767.
摘要:
应用引入各向异性系数的k-w湍流模型和标准k-ε模型,对平板气膜冷却经典实验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各向异性系数的引入对气膜孔下游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机理,探讨了该系数的适用性问题.研究表明:①展向各向异性系数的引入,增加了流体在展向的湍流脉动,强化了气膜冷气沿展向的扩散;②各向异性模型的计算结果在低吹风比(M=0.5)的工况下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③各向异性系数在气膜脱离壁面与主流掺混的区域适用性较差.
高温燃气热环境模拟方案仿真研究
姚峰, 董素君, 王浚
2010, 25(4): 768-773.
摘要:
提出了利用亚声速高温燃气流进行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环境地面模拟的试验方法,在试验装置试验段,亚声速高温燃气流引射常温空气,使试验中头锥温度分布符合某高超声速飞行状态下气动热分布的规律;应用FLUENT对12种试验工况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此设备方案下头锥驻点温度低于燃气温度,改变设备引射比可以实现试件后部区域温度的大范围调节,设备可以在一定精度内对高超飞行器相关部件进行气动热环境模拟.
双路离心喷嘴雾化特性的实验
陈俊, 吉洪湖, 张宝诚
2010, 25(4): 774-779.
摘要: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双路离心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索太尔平均直径(d32)的空间分布和喷雾锥角.实验结果表明:液滴尺寸随着供油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液滴尺寸趋于不变;当主、副油路分别单独工作时,随测量横截面与喷口之间距离Z的增加,d32减小;在供油压力不变时,同一个测量横截面内,随着径向距离X的增加d32值变化不大;喷雾锥角基本不随供油压力改变而变化.
旋转状态涡轮叶片吸力面单孔气膜冷却实验
李国庆, 邓宏武, 肖俊
2010, 25(4): 780-785.
摘要:
采用稳态液晶测温方法,系统研究了1.5级涡轮叶片吸力面在旋转状态下的气膜冷却特性.实验中,主流经加热压缩后冲击涡轮转动,基于动叶弦长的涡轮进口主流雷诺数为8×104.射流分别采用空气和二氧化碳,其对应射流-主流密度比分别为1.03和1.57.实验转速为630,700 r/min和737 r/min,对应旋转数分别为2.092,2.324和2.448.吹风比从0.3到3.0变化.结果表明,吸力面上,气膜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存在一个最佳吹风比,使冷却效果最好;增大密度比有利于增加气膜覆盖面积;旋转降低了气膜冷却效率;气膜向低半径方向偏转,但并不十分明显.
针板结构内壁面的换热特性研究
张斌, 朱惠人, 许都纯
2010, 25(4): 786-793.
摘要:
应用瞬态液晶测温技术对一种层板(针板)内壁面进行了详细的换热特性研究,实验分别测量了孔间距与冲击孔径比(S/D)为3.2,4.5和5.9,冲击雷诺数Re范围为10 000~40 000下的内表面换热特性,同时和传统层板换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板内壁面平均传热系数随着Re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孔间距增大而减小;同时给出了靶面和冲击面的平均努塞尔数Nu与冲击雷诺数Re及孔径比S/D的数学拟合准则式.
单涡/贫油驻涡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试验
孔祥雷, 樊未军, 邢菲, 张荣春, 宋玄进
2010, 25(4): 794-799.
摘要:
采用试验方法对单涡贫油驻涡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①凹腔气量对出口温度分布影响较大.随着凹腔气量的增加,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先增加后减小,与掺混射流的穿透深度有关.②燃油掺混温度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也较大.当燃油掺混温度较小时,出口温度分布系数较低.随着燃油掺混温度增加,出口温度分布系数随之先增加后减小.③燃油供油量对出口温度分布也有重要影响.当燃油量增加时,出口温度分布系数随之先增加后减小.
火箭发动机
用双流体模型模拟超声速气固两相流动
于勇, 张夏, 陈维
2010, 25(4): 800-807.
摘要:
采用了双流体模型对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喷管中气固两相流动以及超声速射流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可压缩两相流动中气相与颗粒的相互作用规律.自主开发的一般曲线坐标系下二维轴对称可压缩双流体程序Solve2D,对气相求解Navier-Stokes(N-S)方程组,采用k-ε湍流模型,颗粒相求解Euler方程组.对JPL喷管内的两相流场和湍流两相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颗粒质量百分数以及不同颗粒直径时的气固两相流场的流动规律.
喉部不对称对微喷管性能影响
童军杰, 徐进良, 岑继文
2010, 25(4): 808-815.
摘要:
以FLUENT 6.1软件为工具,利用数值计算求解二维稳态可压缩Navier-Stokes(N-S)方程,模拟了微喷管内超声速流体流动,分析了喷管喉部结构不对称对喷管内部的流场和喷管性能的影响.这种喉部结构不对称是由于喉部上下顶点在x方向偏离一定距离所造成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喷管喉部在流体流动方向的不对称,将导致喷管内部流体流场不平衡性,使得流量增大,喷管出口的x方向推力增加,y方向产生了多余的推力.
火箭发动机燃气射流喷水降噪研究
徐悦, 周旭, 张志成, 陈钰, 刘利宏
2010, 25(4): 816-820.
摘要:
采用有限体积法预估喷水对火箭燃气射流气动噪声的抑制程度.建立并求解了守恒的控制体的质量、动量和能量方程,得到了燃气和水掺混后的等效射流参数,分析了水和燃气的质量流率比对等效射流参数和降噪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结果基本吻合.结果显示,当水和燃气的质量流率比超过一个临界值之后,降噪效率会降低.
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超声速混合层混合增强数值研究
晏至辉, 陈逖, 于江飞, 刘卫东
2010, 25(4): 821-828.
摘要:
研究了具有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超声速燃烧室工程背景的特定超声速混合层的混合增强措施——低速流入口加入沿流向振荡.研究结果表明:它对二维混合层的混合增强效果明显,加振荡后流场燃烧强度加大,但仍属于较弱燃烧强度;振荡频率决定着涡量聚集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振幅决定着涡量分配和聚集的均匀程度.
同轴双剪切气-气喷嘴数值模拟
杜正刚, 高玉闪, 李茂, 金平, 蔡国飙
2010, 25(4): 829-834.
摘要:
通过求解k-ε湍流模型的Navier-Stokes方程组,对以气氢/气氧为推进剂的同轴双剪切喷嘴燃烧室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气-气推进剂在燃烧室内形成两个燃烧面,能在大流量下实现较高的燃烧效率;同轴双剪切喷嘴的氧喷注速度和氢氧速度比是同轴双剪切喷嘴设计的关键参数,氧喷注速度越小使推进剂的燃烧位置越远离喷注面,而氢氧速度比越大使燃烧位置越靠前;与气-液同轴剪切喷嘴相比,同轴双剪切气-气喷嘴的设计可以取较大的氧喷注速度和适合的氢氧速度比.
富氢/富氧燃气同轴气-气喷嘴燃烧性能仿真与分析
李茂, 杜正刚, 金平, 蔡国飙
2010, 25(4): 835-840.
摘要:
为研究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富氢/富氧燃气气-气喷嘴性能,以758 K的富氢燃气为燃料、676 K的富氧燃气为氧化剂,对采用同轴直流喷嘴、氧喷嘴扩张同轴喷嘴、氢喷嘴收缩同轴喷嘴、氧喷嘴中心具有实心圆柱同轴喷嘴、双同轴直流喷嘴的燃烧室的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考察了流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双同轴直流喷嘴具有最好的燃烧性能.数值模拟结果对富氢/富氧燃气气-气喷注器设计有参考价值.
气氢/气氧喷注器流量特性实验
高玉闪, 杜正刚, 李茂, 蔡国飙
2010, 25(4): 841-846.
摘要:
针对热试实验所用的两种典型结构气氢/气氧喷注器,开展了不同反压下的流量特性实验.重点考察了燃料喷嘴对氧化剂喷嘴流量特性的影响和压降变化对喷嘴流量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压从0.2~4 MPa的范围内变化时,双路同时工作时氧化剂喷嘴的流量系数要大于其自身单路工作时的流量系数;氧化剂喷嘴和燃料喷嘴的流量系数均随压降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长趋势逐渐平缓.所得结论对气-气喷注器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全弹性稳态微小流量测量系统
张莘艾, 汤海滨, 李欣, 刘宇, 王海兴, 施陈波
2010, 25(4): 847-851.
摘要:
介绍了一种采用质量测量法的液体微小流量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系统采用全弹性连接方法设计,避免了常规质量测量法流量测量装置中非弹性连接管路造成的测量误差.采用压力补偿方法,修正由于压强对增压气体密度的影响.并以酒精为测试液体,进行了5种工况下流量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套微小流量测量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以精确测量出液体稳态微小流量.
火箭推进系统充液管路的流固耦合动响应分析
魏鑫, 孙冰, 于子文, 汤波, 张青松
2010, 25(4): 852-856.
摘要:
针对大型运载火箭推进系统中的液氧供应管路,建立流固耦合作用的模型,开展了动响应分析研究.在二维平面管系中同时分析纵向和横向振动及其相互作用,并考虑泊松耦合和连接耦合的影响,对火箭贮箱出口的充液管段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水锤理论,考虑纵向横向振动的充液管路的流固耦合动响应形式相对复杂,频率和幅值也有变化.该研究工作为下一步的管路试验和振动抑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叶轮机械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工业CT图像降噪方法
傅健, 李斌, 肖迎春, 江柏红
2010, 25(4): 857-860.
摘要:
在分析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自相似性特点基础上,讨论了一种基于图像不同区域相似性的非局部平均降噪算法,首先采用高斯加权欧式距离算子计算同一图像中不同区域间的相似性,然后对具有较强相似性的区域进行叠加平均,从而降低噪声,同时保持图像边缘的对比度.针对非局部平均算法计算复杂度高、计算量大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非局部平均降噪加速算法,以欧式距离算子替代高斯加权欧式算子提高相似性的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工业CT图像降噪效果的情况下,处理速度提高了4倍以上.
压气机叶栅内不同高度端壁翼刀的实验
田夫, 钟兢军
2010, 25(4): 861-867.
摘要:
通过采用五孔探针在低速平面风洞上测量压气机叶栅流场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高度和周向位置的端壁翼刀对叶栅能量损失及二次流速度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叶栅总损失降低的最佳周向安装位置是距离吸力面70%相对节距处,最佳翼刀高度为5 mm;存在使叶栅总损失降低的极限翼刀高度.当翼刀高度增加时,翼刀涡更加清晰.安装翼刀可以改变叶栅端壁损失的分布,进而控制吸力面/端壁角区的流动,改善叶栅的气动性能.
压气机转子内部流场SPIV测量的精度分析
张志博, 于贤君, 刘宝杰
2010, 25(4): 868-876.
摘要:
讨论了压气机转子内部流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三维速度的直接测量结果、一阶统计量(涡量)和二阶统计量(雷诺应力)测量结果的收敛性,及其所能够达到的典型测量精度;最后分析了影响速度高阶统计量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提高其精度的可行技术途径.
直升机用轴流风机内部流动分析
李明, 高红霞, 余建祖, 周懿
2010, 25(4): 877-883.
摘要: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与试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型直升机用轴流风机不同工况下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内部相对速度分布的理论假设适用于额定工况,但不适用于小流量工况.当直升机高空飞行时,风机工作流量低于额定工况,叶顶处容易出现回流,二次流损失加剧;同时飞行高度增加还易导致边界层分离、射流-尾迹区域扩大,从而使风机效率进一步降低;低能流体的集中,促使叶轮失速往往首先从叶顶处出现.在设计直升机滑油系统用轴流风机时,应注意对其变工况性能进行研究,对影响变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损失的主要气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系统高空工作的稳定性.
气动变量参数化的压气机转子三维数值优化
何柳, 单鹏
2010, 25(4): 884-890.
摘要:
采用"试验设计+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体系,结合压气机设计常用的叶片造型程序和流场模拟软件,搭建了轴流压气机叶片三维优化设计平台,并对某涡喷发动机加零级压气机的零级转子进行了优化.优化目标为极大化转子的设计点绝热效率.约束条件为流量、增压比基本不变.分别以相对气流角和气流脱轨角作为优化自变量,进行了两个算例的优化.即为与现代设计系统相接轨,不同于叶片几何参数优化,取设计中具有物理含义的气动参数作为优化自变量.优化后的绝热效率分别提高了0.82和0.73个百分点.
1.5级跨声压气机中时序效应的研究
任晓栋, 顾春伟
2010, 25(4): 891-896.
摘要:
以在建中的1.5级跨声压气机试验台所使用的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其内部时序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静叶尾迹与出口导叶边界层中低能流体发生掺混时,掺混损失小,压气机效率高;静叶尾迹与出口导叶主流区中的高能流体掺混时,掺混损失大,压气机效率低,且最高效率与最低效率相差约0.4%;入口导叶与静叶间时序效应不明显.此外,得出了静叶-出口导叶轴向间隙与静叶-出口导叶间最佳时序位置的关系曲线.
考虑热传导的微型离心压气机设计与数值分析
沈煜欣, 刘建军
2010, 25(4): 897-901.
摘要:
为厘米级微型燃气轮机设计了一台直径为26 mm,设计转速为240 000 r/min,设计流量为30 g/s的微型离心压气机,并在壁面绝热条件和壁面等温传热两种条件下,运用CFX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轴输入功的情况下,壁面等温传热条件下流量比绝热条件减小7.53%,总对总等熵效率降低约18.1%,总压比减小21.7%.在此基础上,考虑热传导对微型离心压气机进行了改进设计,CFX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设计满足微型燃机总体设计要求.
气动热力学与总体设计
高超声速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
王元靖, 吴继飞, 陶洋, 罗新福, 钱丰学
2010, 25(4): 902-906.
摘要:
进行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多体系统分离过程中存在的气动力干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是某构型的可重复使用航天飞行器,由助推器以及再入体两部分组成.研究在FL-31风洞中进行,试验马赫数为Ma=6.97.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过程中助推器和再入体之间存在复杂的激波干扰现象,多体系统分离过程中的气动干扰本质上是激波干扰引发的.
超声速来流边界层厚度对浅腔声学特性的影响
杨党国, 李建强, 范召林, 罗新福, 蒋卫民
2010, 25(4): 907-911.
摘要:
通过分析不同来流边界层厚度与空腔深度比(δ/D)下腔内中心线上的脉动声压级的分布和不同测点的声压频谱特性,讨论了超声速来流边界层厚度对浅腔(长深比分别为12和15)声学特性的影响.试验来流马赫数为1.5,基于每米的雷诺数为2.26×107.结果表明,δ/D减小导致浅腔内的噪声更加强烈,腔前后部的声压级分布更不均匀;除了个别离散频率外,腔内不同测点其余离散频率对应的声压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δ/D减小引起空腔前部和后部区域几乎整个离散频率范围内的噪声声压级有明显升高;因超声速浅腔流动,腔中部产生的激波的干扰因素的影响,边界层流动特性对浅腔中部区域的声学特性影响较小.
高超声速飞行器并行子空间优化设计
车竞, 王文正, 何开锋
2010, 25(4): 912-917.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生成初始数据库,建立二次多项式响应面近似模型,以最大巡航距离为设计目标,机体/推进一体化外形参数和巡航弹道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了多约束多学科的并行子空间优化设计.优化设计获得了多学科融合条件下的最优化外形和弹道参数,可作为飞行器进一步详细设计的参考方案.
后掠翼混合层流控制机制的实验
王菲, 额日其太, 王强, 郭辉, 苏沛然
2010, 25(4): 918-924.
摘要:
在低湍流度风洞中针对NACA64A-204翼型后掠翼模型进行混合层流控制(HLFC)实验研究.通过萘升华流动显示技术以及热线测量边界层速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吸气量条件下HLFC对后掠翼转捩位置以及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吸气的情况下,转捩出现在x/c≈0.4,标准和两倍抽吸量条件下,转捩位置可以达到80%弦长位置(最小压力点下游).HLFC方法可以减弱后掠翼边界层平均流的扭曲,降低扰动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减小不稳定扰动波的能量,延迟转捩获得更大的层流区.
流管实验装置传声器阵列的校准方法
王利, 王同庆
2010, 25(4): 925-929.
摘要:
发展了一种应用于流管实验装置的现场传声器阵列校准方法.该方法利用两支标准传声器的测量结果计算管内声场,然后比对待校准传声器的测量信号得到其灵敏度.与传统校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实时快速、能提供相位校准等优点.在流管装置上进行实验,用模态匹配方法对校准结果进行校核,显示该校准方法得到的声压与计算结果吻合得更好.使用本方法,利用高精度传声器对低精度传声器进行校准并应用,可有效降低测量实验成本.
大飞机动力
线性独立增量过程分析方法
傅惠民, 吴琼
2010, 25(4): 930-935.
摘要:
提出了线性独立增量随机过程的概念和定义,建立了线性独立增量过程回归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给出了回归方程和高置信度、高可靠度的置信上、下限曲线.传统回归分析方法只能对数据点进行分析处理,线性独立增量过程分析方法则能够对过程进行回归分析,因此可以对性能退化、裂纹扩展等线性独立增量过程进行整体推断,具有信息量大、精度高的特点.大量Monte Carlo模拟和工程应用表明,在试样数相同的情况下,该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而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则可减少试样.
微动工况下接触刚度测试
陈璐璐, 马艳红, 李迪, 洪杰
2010, 25(4): 936-942.
摘要:
设计了一套能够测量由于接触表面间小幅度的相对切向运动所导致的迟滞现象的试验装置,克服了无法将系统刚度与接触刚度分开的难题.利用该试验系统能够对不同初始正压力和激振力作用下接触表面间微幅相对运动的迟滞曲线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得到接触表面间的接触刚度.最后将试验结果与理论、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为最终建立一套可准确预估接触表面间接触刚度的数值模拟方法奠定基础.
自动控制
一种涡轴发动机转速抗扰控制器设计及应用
张海波, 孙健国, 孙立国
2010, 25(4): 943-950.
摘要:
主要研究了涡轴发动机控制问题.自抗扰控制(ADRC)是近年来新兴的控制方法,在不改变原有发动机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一种串级PID+扭矩ADRC补偿的控制结构,该结构充分利用了ADRC控制强的干扰补偿能力.最后,在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模型仿真环境下,通过模拟直升机大幅急速升降操作,验证了该算法具有比较理想的抗扰控制效果,能够较好地抑制直升机操控过程中大的扭矩扰动对涡轴发动机造成的不利影响.
海拔高度对转子发动机性能影响的模拟试验
汤廷孝, 赵后良, 陈怀海
2010, 25(4): 951-956.
摘要:
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三角转子发动机的功率会下降.为测试不同海拔高度下三角转子发动机性能,建立了三角转子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并在发动机台架上通过模拟不同海拔高度下的进气压强,测试了不同进气压强下208 cm3排量电控汽油喷射三角转子发动机的性能,实现了发动机在空中运行时的实时监控和调节,进而提出了海拔补偿措施,为其在空中更好地运行提供了可能.
动力传输
斜齿轮啮合刚度变化规律研究
卜忠红, 刘更, 吴立言
2010, 25(4): 957-962.
摘要:
利用基于线性规划法计算啮合刚度和载荷分布的改进方法,分别计算了一对内、外啮合斜齿轮在不同螺旋角时的啮合刚度,总结了啮合刚度在一个啮合周期内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所有参与啮合轮齿形成的啮合线总长度是决定啮合刚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在进入啮合和退出啮合的瞬时位置,啮合刚度会减小.通过与航空工业部标准(HB/Z 84.1-1984)算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浅析了轮缘厚度对啮合刚度的影响.